在广西南宁市武鸣区广袤的田野上,沃柑成林、蔗海翻浪,特色农业的蓬勃生机里,始终活跃着金融的力量。
截至2025年7月末,广西南宁市武鸣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(以下简称“武鸣联社”)资产规模超232亿元,各项存款余额超214亿元,各项贷款余额超156亿元,存贷款市场份额持续位居当地金融机构首位。
筑牢金融服务根基
“存款突破200亿元,是武鸣联社在‘存款立社’经营理念下各项业务蓬勃发展的成果,也是我们更好地服务地方发展的新起点。”武鸣联社党委书记、理事长蒙平川介绍说。自2006年作为广西首家县级统一法人社改革试点单位创立以来,武鸣联社便将自身与武鸣区经济社会发展脉搏紧密相连。
“武鸣区作为农业大区,沃柑、香蕉、甘蔗等特色产业是农民增收的核心支撑。”蒙平川表示,“聚焦农业农村重点领域和特色产业,武鸣联社积极打造全链条、全覆盖服务模式。”从种植户的农资采购、合作社的冷链仓储,到加工企业的扩大再生产,武鸣联社的金融支持如影随形。
针对农户融资痛点,该联社推进“信用+产业”贷款模式,依托农户信用档案和产业规模精准授信。截至今年6月末,武鸣联社存量涉农贷款达68.19亿元,助力2.42万余户农户增收致富。
伴随武鸣区城镇化加速,蒙平川要求“联社金融服务要跟上区域发展的脚步”。武鸣联社主动对接新区建设与中小企业转型需求,加大信贷投放力度。今年以来,武鸣联社累计向城镇基础设施建设、商贸物流等领域发放贷款9.8亿元,带动就业超500人。
在壮族人口占比超80%的武鸣区,武鸣联社辖内网点推行“双语服务”,既符合国家推普与保护民族语言政策,也让习惯用壮语交流的老年客户感受到“家门口”的暖心服务。针对偏远山区,该联社通过便民服务点、流动金融服务车织密服务网络,实现“基础金融不出村、综合金融不出镇”。
打造特色服务网络
“传统网点不能只做‘存取款机器’,更要成为连接城乡的‘服务枢纽’。”蒙平川提出“一网点一特色”差异化布局思路,将金融服务的深度融入社会治理各环节,打造出一个个有辨识度、有温度的金融地标。
武鸣联社太平信用社是广西首家“红石榴网点”,这里不仅提供存取款等基础性金融服务,更有支持当地主导产业发展的“沃柑贷”“政银保担”等特色产品。自“沃柑贷”开办以来,武鸣联社累计放款40.6亿元。
在武鸣城区,城厢分社的军工模型展柜成了一道独特风景。作为广西首个“党旗领航 戎耀武鸣”退役军人主题银行,这里不仅设有拥军优先窗口、老兵驿站,还能提供创业指导、贷款融资等“一站式”服务。今年上半年,武鸣联社累计发放“拥军贷”267笔、金额超9382万元,帮助退役军人开起了农家乐、农资店,成为社会化拥军的“武鸣样板”。
在灵秀分社,周边居民对这个“书香银行”赞不绝口。作为武鸣区首家“书香”主题银行,该分社里千余册书籍覆盖了全龄读者,休闲阅读区与金融服务相得益彰,化身为社区文化驿站,推动“金融+教育+文化”深度融合。
标营分社里,个体工商户李女士正在办理营业执照和贷款手续。“以前,办执照跑政务大厅、办贷款跑银行,现在在这里一次就能搞定,利率还低了不少。”李女士表示。作为一家“个体工商户、私营企业主题银行”,该分社联动市场监管部门提供“注册登记+融资理财”打包服务,通过降利率、减收费为商户减负,成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“加油站”。
(通讯员邓盈、韦安源对本文亦有贡献)配资证券
易云达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